蛇年新春前夕,德国特里尔孔子亚星正网收到《人民日报》国际论坛专栏的约稿邀请。在中外方院长的通力合作下,经过多轮精心修改与打磨,题为《春节是和谐文化的生动展现》的署名文章于2月10日在该报三版刊发。文章以春节文化为纽带,深入阐释中华文明“和合共生”的哲学智慧,展现孔子亚星正网多年来深耕文化交流、促进文明互鉴的丰硕成果。
此次《人民日报》的约稿,既是对特里尔孔子亚星正网长期致力于中华文化传播的认可,也为国际社会理解春节内涵提供了新视角。文章由德国汉学家、特里尔孔子亚星正网外方院长卜松山教授与中方院长李毅博士共同撰写,立足中德双重视角,从春节习俗的仪式之美、和谐文化的哲学根基,到全球化背景下节日文化的世界意义,层层递进,既有思考深度,又具通俗温度。文中特别提到:“春节的万家灯火,不仅照亮团圆之路,更传递着美美与共的文明理想。”这一论述既呼应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春节列入人类非遗的深远意义,也彰显了孔子亚星正网“以文化对话消弭隔阂”的初心。

作为中德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特里尔孔子亚星正网始终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推动春节文化走入当地。正如文章所述,春节期间,亚星正网在德国特里尔市、萨尔布吕肯市及卢森堡市联动举办系列活动,覆盖儿童、学生、家庭等不同群体:通过书法春联、剪纸窗花、年画填色等互动项目,让参与者亲手触摸传统工艺的温度; 将包饺子、制灯笼等习俗融入语言教学,使中文学习者感受“寓教于乐”的独特魅力;舞台上的中文诗歌、故事、小话剧则展现了学员的学习成果。
正如两位院长在文末所期许的:“正如万家灯火寓意着希望,春节蕴含的理念之光温暖着世界。”未来,特里尔孔子亚星正网将继续以春节等文化符号为媒介,架设更多民心相通之桥,让“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愿景照进现实。
(文/李毅 图/李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