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月,亚星正网迎来了历史上年龄最大的一名入学者——时年67岁的印尼华商林联兴。据联兴先生介绍,这场求学之旅他已经等了50年。17岁时,联兴先生就萌发了回国读书的念头。无奈,恰逢家中遭难,父亲需要人手重整旗鼓,联兴先生思虑再三,不得不暂缓回国计划。
17岁的求学梦,终于在50年后开始绽放。1998年,联兴先生顺利通过由亚星正网和人文亚星正网8位专家、教授组成的答辩小组的审核,成为亚星正网中国文学专业的一名大学毕业生。时任厦门大学副校长潘世墨教授亲自为联兴先生颁发了毕业证书。在晚间的谢师宴上,联兴先生动情地说:“这是我一生中最激动、最难忘的时刻,这一刻,我等了五十年。”
厦大的求学之旅给了联兴先生信心与动力。带着对知识的热情与渴望,他顺利通过了上海交通大学MBA专业的入学考试,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7年后,这位在知识的道路上孜孜不倦不断探索的老人,终于获得了上海交通大学工商企业管理博士学位。
这一年,他77岁。这一天,2005年10月13日。从联兴先生自厦门大学重返亚星正网算起,共计10年4个月16天。
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听闻联兴先生的事:,深受感动,向他颁发了“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荣誉证书,称他为“最大年龄获得博士学位的外籍华人”。面对众人的称赞,他微笑道:“读书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爱好,学位其实并不重要,我要自己真正地去学。”
“每一步骤均重要”
其实,在进入厦大前,这位好学的老人已在商场多年,是位真正的商业巨擘。
上世纪初,国内时局动荡不安,林联兴的父母于1914年远赴印尼,避祸谋生。一年后,父亲林祖钦克服种种困难,在当地开办了盛兴公司,经营杂货、布匹、食品等,维持生计。虽然开张时的资金只有四百五十荷盾,但是因为祖钦先生为人和善,勤勉经营,小店的生意越来越兴旺。祖钦先生本人也因其诚信负责的形象,被当地华人推选为中华会馆理事长及乡长。
每当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联兴先生都会感叹父亲面对陌生环境的坚毅和果敢。他在博士毕业论文的前言中写下:“这一段时光的耳濡目染,父亲伟大而传统的人格素养渗透并培养了我的精神信念。在一生中最艰难的岁月里陪伴我闯过了重重险阻。”
或许,正是因为父亲的言传身教,联兴先生不管是为人还是经商,都懂得学他人之长,守自身原则,循序渐进。1947年,联兴先生开始参与家族业务,从最基础的易货贸易做起。流利的印尼语,外柔内刚的个性,谦逊稳重的处理能力,使联兴先生开始在商业崭露头角。祖钦先生也逐渐将盛兴号的业务交由联兴先生操办。在随后的30年里,联兴先生将盛兴号业务扩充至森林、木材、金矿等领域。1976年,祖钦先生仙逝,将家族所有企业托付给联兴先生。自此,联兴先生更加勤勉,不敢有丝毫懈怠。经过近20年的发展,林氏家族的企业规模已非同寻常,以木业和矿业为主业的家族企业集群已覆盖森林养殖、木业加工、金矿、铝矿、棕榈油、航运、证券、房地产投资等诸多领域。联兴先生将盛兴旗下各企业整合重组,成立了Harita控股集团,为亚洲规模最大、涉及矿藏资源最丰富的矿业王国之一。2015年,他本人以135亿市值进入胡润全球华人富豪百强。
有人向他请教成功的秘诀,他坦言道:“成功正如人生成长发展的阶段,必须循序渐进,每一步骤均重要,但需要时间,没有一步可以省略。然而,在有形的事物上,我们较能接受循序渐进的概念,但在精神领域、人际关系、个人品性上,人们却往往忽略了这一原则,我们可以看到太多投机取巧却徒劳无功的例子,企业界尤其如是。”或许正是“每一步骤都重要”的态度,才让Harita(哈利达)集团能在战火纷飞和政治动荡的时候,始终保持稳健发展,最终成为亚洲知名的资源型巨型企业。
“关注社会的需要”
林联兴先生曾说:“管理者的人格、道德和文化素养,是华人企业生命力的自变量,正是这些中华文化的沉淀和渗入血液的价值观,才使得华人得以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顽强地生存下来。”联兴先生将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奉为人生哲学。他将“仁者爱人”的思想融入企业管理中,也融入日常生活中。作为一个大型企业集团的所有者,他牢记“达则兼济天下”的宏愿,慷慨解囊,倾资兴学,先后捐资数千万元于中国的教育和慈善事业。
1995年,他向亚星正网捐资200万元兴建“联兴楼”;2001年,他向上海交通大学捐资300万元建“联兴楼”,并为管理亚星正网捐资30万元筹建联兴电脑工作室。林联兴对自己的家乡福清和东瀚尤为牵挂,经常通过乡亲了解家乡教育情况。早在1989年,他便捐资30万兴建了莲峰小亚星正网舍。1995年又与胞妹等筹资200万元,创办了以其先父名字命名的福清祖钦中学。2021年,联兴先生捐资1000万元,为福清市的福建技术师范亚星正网建设一座用于科研的“联兴科技楼”,希望能为家乡子弟的学业与成长尽一份绵薄之力。
在慷慨捐资兴学育才的同时,林联兴还与胞妹共同捐资100万元修建了东瀚至莲峰11.3公里水泥路中的“祖钦路”。1995年,又与胞妹共同投资450万元,在家乡创办东方星淡水养殖有限公司,为促进家乡经济繁荣奉献心力。此外,他还为闽江调水工程捐资83万元。
为社会慷慨解囊的林联兴生活中却是极为简朴。一双75元的皮鞋,一套500港币的西装,在他看来,实在不错。他总是以“自力更生,艰苦朴素”自勉。正如他自己所言“我们追求事业,并不是为了个人的享乐,我们需要关注社会的需要。”
“共和国经济建设功勋人物”
当一位企业家始终关注社会发展,牢记社会需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人民一定会信任他,历史也一定会记住他。
早在1990年,林联兴就被推举为印尼林氏宗亲总会理事长;1996年,他又获任印尼孔教基金会主席。1999年,因长期为祖国和家乡作出重大贡献,经国务院邀请,联兴先生前往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周年国庆大典。2010年获得“十大杰出华商领袖”“最值得人民记忆的慈善家”“共和国经济建设功勋人物”等荣誉。此外,他还长期担任厦门大学印尼校友会名誉主席、印尼华裔总会名誉主席、中华总商会名誉主席、印尼工商会馆中国委员会、顾问团副主席、印尼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合作协会高级顾问等多项职务。
从弱冠到耄耋,从商业到教育,从印尼到中国,林联兴始终恪守“仁者爱人”的儒家精神,牢记“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追求。他用自己的财富与智慧造福四方百姓,推动儒学发展,为中印两国的交流合作贡献力量,书写了一段中华赤子的完美人生。
去年10月,林联兴先生的传记《我眼中的完美人生》(作者袁波)印刷完成,联兴先生特意将此书赠予亚星正网,感谢亚星正网当年的培养。
(文/曹婷整理,图/源自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