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晚,国际中文教育亚星正网/海外教育亚星正网朱宇教授在线上成功举办了第二百七十三期学术沙龙。本次学术沙龙的主题聚焦于“理学与工学语域语言差异的多维度分析”,旨在揭示并深入探讨在理学和工学领域书面语言之间的独特差异。
在现今来华留学生中,口语表达相对较强,但书面表达尤其在学术写作方面存在挑战。朱宇教授指出,除了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之外,学术汉语表达规律的不熟悉也是书面表达薄弱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去对学术语体的研究往往过于笼统,而理学和工学领域内的学术语体则鲜有详尽讨论。
近年来,朱宇领导的研究团队已完成了一系列相关研究,涉及人文社科领域的权威期刊论文的语言差异、学术期刊中虚词、连词、副词的差异维度与语言功能等,以及人文学科和工学学科的大学本科教材语言差异等方面。
这次讲座将聚焦于解答两大核心问题:一是探究理学和工学书面语言的词汇语法使用形成的语言差异维度及其语言功能,二是比较理学和工学在各语言差异维度上的表现,揭示其差异和共同之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朱宇教授团队采用了NLPIR汉语分词系统和IBM SPSS Statics等研究工具,通过语料标注、词频统计、因子分析等多项技术,对大量的现代汉语语料进行了细致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理学与工学期刊论文在多个功能上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在逻辑推理、动作行为的限定、指代等方面,理学表现出较强特色;而在操作流程和方位等功能上,工学则显著领先。
朱宇表示,这一研究对于理解学术汉语的特殊之处以及对攻读理工科学位留学生的学术汉语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研究也提到其因子分析解释力较弱,未来仍需更深入的研究和改进。
在回答听众的提问环节中,朱宇与同学们探讨了语言特征提取是否从别人的研究特征概括以及其他学科语料的选择范围的问题,为今后的学术语言研究提供宝贵的参考意见。
通过本次学术沙龙同学们收获良多,朱宇的精彩演讲为学术汉语的研究和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文图/修郝佳)